原住民族十六族-布農族

人口約60,706人,依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111年3月統計



布農族居住在南投、高雄、台東、花蓮四縣之地。
「布農」在布農族語中是「人」的意思,根據不同的氏族,分為巒社(take-banuath) 、卡社(take-bakha)、丹社(take-vadan)、卓社(take-tudu)、郡社(isbukun)等五大社群。 傳統社會組織是沒有頭目,以家族長老為首的父系大家庭耕獵民族,許多祭典均依附在農事 祭儀中,例如每年四月底舉行象徵來年狩獵、農作豐收的射耳祭(Malahdangia)以及在六月 月圓的時候,為這一年新生嬰兒舉行嬰兒祭(Masehawlus)、十一、十二月的小米播種祭 (Minpinang)等,是布農族人最重要的祭典活動。「八部合音」(Pasibutbut)是布農族著名 的文化特色,以八個不同的音階構成柔美的合音,合唱祈禱小米豐收歌,族人相信,歌聲越 好天神越高興,今年的小米就會結實累累。
部落環抱著青山綠水,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最知名的農產是青梅,產地遍及信義、三民、 海端、延平四鄉,此外桃源鄉的愛玉子、信義鄉的烤山豬也頗富盛名,代表性的旅遊景點有 :雙龍部落、望鄉大峽谷、三民楠梓仙溪垂釣、延平鄉紅葉溫泉,此外在桃源鄉桃源、勤和 、復興、高中,海端鄉新武、霧鹿、栗松還有號稱台灣密度最高的野溪溫泉群。




祭典

打耳祭是布農族最重要的祭典,以前的打耳祭,在祭典舉行之前,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必須上山去打獵, 把獵物的耳朵割下掛在木架或樹枝上,讓全村的男孩子輪流用弓箭射;未成年的小朋友則由父親或哥哥陪伴 下,到場中練習射耳朵,據說,經過這樣的訓練以後,等到他們長大以後,才能跟父兄一樣成為優秀的獵人 。因此打耳祭又稱為射耳祭,以前是專門射鹿的耳朵,因為鹿奔跑的速度快,耳朵靈敏,不容易射中,如果 能射中鹿的耳朵,那其他的動物也就能輕易的射中了。打耳祭的儀式舉行過後,出獵回來的族人便蹲著圍成 一個圈,開始『報戰功』,方式是依年齡大小的順序,每一個人自報打獵的成績,每報一句,眾人回應一句 ,一領一和,以應答的方式進行。

打耳祭

每年5月舉行的打耳祭,又稱射耳祭,是以狩獵為主的布農族群祈求獵物豐收的祭典。過程是各氏族男子將去 年所獵獲的獵物的獸骨收集后,以藤條繫在一個木架上,由男人輪流向獸骨灑酒行咒,祈求狩獵豐收。翌日黎 明再集中在祭司家,對著今年所獵得的水鹿的鹿耳,以弓箭或獵槍瞄準射擊,射畢將鹿耳帶回屋內,緊閉門戶 (婦女及雞犬必須躲避),由祭司點火把對鹿耳、獸肉、粟米進行祝禱,之后舉族男女入室宴飲。
在打耳祭結束的歡宴中,就會進行布農人稱為“報戰功”儀式,所有夫妻以男內女外的方式圍成兩圈,所有 的人輪流走到圓圈中心,以誇張的方式大聲報出自己的名字,並列舉自己一年內在狩獵、出草、耕作、養兒育 女上的傑出表現,並讓親友大聲附和。這也是大家庭制的布農族群為了讓每個家庭成員自我激勵、努力不懈的 傳統文化形式。




服飾

男子服飾

一種是以白色為底,可在背後織上美麗花紋,長及臀部的無袖外敞衣, 搭配胸衣及遮陰布,主要在祭典時穿著。另一種是以黑、藍色為底的長 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裙。此外,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郡社群布農族男子 也有人於上衣內穿著紅色衣服,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穿著紅色衣服, 只有獵取過人頭、山豬、山鹿的英雄才可以穿,穿紅衣是表示英勇的意思。
男子衣服以皮製為主,其次為麻布。布農族男子的遊獵服飾,多以鹿皮、 山羊皮為主要材料。上衣為鹿皮背心obus,外披鹿皮披肩(披風)。 披肩是一種男女用以禦寒擋風的裝備,由兩幅至三幅的鹿皮布縫一起, 成一塊長方形約八十至一百公分長,七十至一百三十公分寬。長及膝, 通常固定在左肩,除了禦寒的功能,同時也做為盛裝儀式時的穿著呢! 背心以帶毛之鹿皮縫成,背部為一整塊,前襟兩塊,胸部敞開,自頸間 掛一方形斜折之胸袋kulin(巒社群更有長胸袋 kulin- haul),正胸處 挑織幾何花紋成斜方胸衣,胸袋亦稱「胸兜」,為男女都可穿用的衣物 。其作用是放置小物品,如煙袋、煙葉、煙管等,分豬肉時也把豬肉放 置在胸袋裡。
布農人於腰部亦掛斜折腰帶 Pankapan被其陰部,盛服時另加斜方挑繡胸 衣,腰部垂黑布前裙一塊。布農族人有單裙的穿著,長九十公分的正方形 布,自右向左圍繞腰部,在腰部這邊的兩角各有細帶,以用以固定裙子, 此裙男女適用之。出獵時或盛服時加著鹿皮套袖 Pakatalun 及鹿皮套褲 Sisuahun, 布農人在與漢人未接觸前,並沒有褲的觀念,因此這裡褲的定義,以做為 遮蔽下身為功能。鹿皮套為無背褲,又稱綁腿褲或半褲,至於女子用的綁 腿,則不具褲的功用,只遮小腿。也穿皮鞋Sapeltsitshl,和皮帽tamon。 另外尚有麻布背心Pinainok,麻布胴衣 habang 布農族男子的飾物頭飾takilas 以石片、木片和具珠穿綴而成,束於額際。 頭箍(額飾)okuvat、頸飾haulos 、頸帶以方貝連穿,或方具、貝珠與燒珠等穿綴而成,從頸前緊緊至頸後。 頸鍊以具珠、琉璃珠、豬牙等穿綴而成。耳墜 Kamao,以貝片、貓牙、燒 珠等穿綴而成。腕環(手鐲、腕鐲)Pistonam有銅條鐲及珠鐲。



服飾

女子服飾

以漢式的形式為主,藍、黑色為主色,在胸前斜織色鮮圖豔的織紋,裙子亦以藍、黑色為主。布農族女子服飾,古代以苧 麻為原料織布,女子衣服為長衣窄袖長裙,並繡有滾邊刺繡,下著圍裙膝褲,以被下腿,顏色以藍黑為主。
女子服飾除有崁織、夾織外,更有多種綴珠懸掛。今布農族的服飾,璀璨奪目,變化多端,但卻不難觀察出,服飾的 色澤先以沉穩的深暗,摻以熱情的紅藍,而逐漸走向明艷開朗的黃紅彩紋,這其中的轉變受時代與環境因素的影響極大。
女子衣服則以苧麻為原料織布,女子衣服為長衣窄袖長裙,肩部繡有滾邊刺繡,下著圍裙膝褲,以被下腿,顏色以藍 黑為主。布農族女子的衣服有:纏頭皂巾 dukin,以黑布或紅布纏頭。胸衣kuhis,短上衣 Ulus,腰裙tolilan,內裙 Siswahun,膝褲bulalai,腰帶 tsishut等。
布農族的衣著在結構上不分季節,衣服的厚薄一樣,只不過天冷時多穿幾件衣服,如加披件披風。布農族從衣服的種 類上來看,有很多在形式上不分性別,屬男女共用的情形,如胸袋(胸兜)、裙子,都不是一般觀念中,只屬於女性專用 的衣服。
布農族衣服的穿著具有場合性,種田、打獵、及平時家居,有不同的區別,如打獵時,加穿皮套袖及皮套褲等;又舉 行祭儀時,又有常服與盛裝之別,然這些主要功能在保暖與護身。
女子之飾物額帶okuvad 以綢或棉質布帶為地,以琉璃珠、通心軸、貝珠、銀飾等穿綴其上為幾何形花紋之緝邊,下 緣通常綴以珠 琉或銀片。耳墜tatangion常用漢式環形帶珠族耳墜。頸飾haulos與男子頸飾同,分頸帶與頸珠。古代布農 族婦女(做母親者)頸飾,也隨身配掛叫ngan之頸鍊, ngan為一 種樹,此種樹根略有香味,用麻繩穿串即成項鍊,這是 一種避邪物。
腕環Pistonan有珠圈式與銅線式兩類,大體與男子腕鐲同。腰帶 tisgot以彩線織成之彩帶,或以彩色綢為地,兩端 刺編或結穗 ,繫於腰際,兩端垂於股際或臂後。三、製革鞣皮皮衣、皮帽也是布農男子主要的服飾。布農族是一狩獵民 族,他們狩獵最重要的目的即食其肉、衣其皮、飾其牙及角。遠古人類即知以野獸皮製衣,製作皮衣的揉皮為布農族男子 的工作,布農族男子擅長揉皮。皮衣以鹿皮、山羌皮、山羊皮等為主要材料。布農族的揉皮工藝,每一種野獸皮都各自有 不同的功能與用途,布農族人也依據每一種野獸皮的特性,製作需要的服飾或用具。



工藝品

布農族的傳統工藝沒有重裝飾的木雕、製陶或琉璃珠等一般所熟悉的藝術類型,主要是以實用的竹籐編織、 原始的竹木削製、結網、織布以及鞣獸皮製衣。
鞣皮製衣是男子的工作,皮革以鹿、羌、山羊皮、山豬皮為主,其他則有熊,豹的皮。而女子的專業 則是用苧麻纖維績線、織布;苧麻布紡織技術可能發生得很早,一直延續到近代,並用毛線、絨線夾入經 線織成美麗的幾何圖形。



飲食文化

布農族的耕地以平緩的山坡、台地、甚至山脊為主,絕少選擇河谷兩岸的平地, 除了這種地形容易遭敵人狙擊外,他們相信河谷平原上長滿芒草,它的種子會隨 風飄揚,因而帶來可怕的天花。布農族選好耕地後,先把四周的草清除製作防火 巷,再將耕地內的樹木枝椏砍掉充當引火材,然後放火焚燒土地,等火熄滅經過 清理,就可開始播種了,通常第一年先種快速收成的甘藷,第二年種植主要的糧 食小米,第三年種植雜糧,然後因為土壤肥力消失了,就棄置五到十年,等地力 恢復了才再度使用。



音樂

布農族的歌謠除了兒歌以外,都以和聲的方式演唱,而布農族和聲合唱的特色, 就是所有參與合唱的人,都是以不同音域但是節奏相同的旋律完成一首歌, 這種演唱方式的意義是:一方面以相同的旋律呈現大家的合作無間,但另一方面 卻又能讓每位歌者自由選擇自己最擅長的音域,發出和諧中又帶有不同音域 的美妙歌聲,這種歌唱文化表現布農族同時重視團結和諧與能力表現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