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十六族-邵族

人口約827人,依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111年3月統計


邵族是台灣原住民族唯一的湖棲漁獵民族,從前曾散居在南投縣魚池鄉的審鹿、貓闌、田頭、 水裡、眉社、水社等六大社,目前只剩下日月潭畔的日月村(舊稱德化社)的伊達邵部落,以及水里鄉的頂崁村、大平林部落。
傳統社會組織是各氏族各有所司的父系社會,以安置歷代祖先遺留服飾的「祖靈籃」(ulalaluan)來祭拜祖先,由「女祭司」 (shinshi)來擔任與祖先、靈界溝通的橋樑,凡是祭典、重大事務,都要由「女祭司」(shinshi)來主持祭禱,除了祖靈籃,「拉 魯島」(lalu)是邵族人崇敬的聖地。
「伊達邵」(Itathao),意指我們是人的意思,族人口述,相傳邵族的祖先,為了追逐一頭白鹿,翻山越嶺來到這裡,意外發 現這處美麗的桃花源,於是舉族搬遷到日月潭畔展開新的生活,這就是所謂的逐鹿傳奇。



祭典

邵族的祭典大部分是由農業生活孕育而生,分為農耕祭儀及漁獵祭儀,前者包括播種祭、除草祭、 收割祭、祖靈祭(豐年祭)、收藏祭與嘗新祭儀。後者包括狩獵祭、白鰻祭。這些歲時祭儀中,以 豐年祭規模最為盛大,祭典的時間通常為十八至二十一天,每天都有富文化意涵的活動。因過程十 分繁瑣,所以需要透過許多不同職務者分工而成。如負責舉行祭祀儀式都為頭目,不同的家主來擔 任擦手臂除穢祝禱、鑿齒儀式、興建祖靈屋、舉行牽田儀式等。

豐年祭﹙祖靈祭﹚

邵人傳統的豐年祭,是從秋收后農曆8月1日開始,到8月15日中秋節夜晚結束,是邵人最盛大的祭典。 祭祀的主題除了祭祀邵人最高祖靈、舉族歌舞歡宴慶祝豐收以外,還同時舉行成年鑿齒儀式,以及擎起 日月盾牌在全部落遊行,替族人祈福驅邪等。
在傳統豐年祭中最引人矚目的,是農曆7月30日除夕夜,部落的婦女們彙集在頭目的住宅前舂粟所呈 現出的節奏奇妙的杵音,以及祭典的最后一天(即中秋節)稱為“最后的飲酒”的全部落狂歡。當天晚上至 翌日中午,家家戶戶準備豐盛酒菜,徹夜歌舞不絕,每一位路過者不管認識與否,都會被邀請為座上賓。



服飾

邵族傳統的衣料有皮革、麻布、棉布三種,皮革多用於男性的服飾。一般男性的服飾有頭箍、頸連、 胸衣、無袖上衣、腰裙、長套褲、皮鞋等。而女性的服飾則有頭巾、有袖上衣、胸衣、腰裙、腰帶、膝褲等。
邵族有揉製皮革的技能,皮革多用於男子之服飾,如鹿皮帽、鹿背心。因此,獵到鹿者是武勇的象徵, 於是把鹿皮製成鹿帽和鹿背心來穿戴。戴鹿皮帽時,把裁剪適宜的一塊鹿皮戴在頭上,再以貝片製成的壓箍 套在此塊鹿皮上,如此不僅美觀,更可顯現邵族男子的英雄氣概。鹿背心的製作,係將獵得的鹿皮,經日晒 乾燥後,其獸皮處用石頭磨平,然後剪裁適宜,用麻線縫製而成。穿上鹿背心不僅美觀、武勇象徵,其更可以 禦寒。由於現今鹿的數量逐漸減少,邵族人現在多半用山羌來取代。

飾品

邵族人的裝飾品,大都以貝、金屬、麻、藤、獸牙為材料,由於邵族人是山居民族, 本來沒有貝的加工條件,此類飾品或是飾物的材料,大都與外界交易換來。 邵族人的裝飾品, 除頭飾、耳飾外,尚有頸飾、腕飾、臂飾、指飾、腰飾、腿飾、踝飾等。

1.頸飾

主要是貝片頸飾和貝類製作而成的項圈,頸圈的結構簡單,四個貝錢釘在以藤編成的長帶上,帶的兩端有麻線用以繫結之用, 這種代表武勇象徵的裝飾,祗有著盛裝時才戴上。早期邵族人之間的交易使用螺片和貝珠為貨幣,螺錢皆自漢人磨製而成,圓約三 寸,中乙孔,潔白為上,可串連成額飾與頸飾,是男、女族人珍貴的飾物。

2.臂飾

有用野豬牙製作而成,佩戴在臂上,可以顯現男子的英雄氣概,因此祗有勇士才有資格佩戴。

3.腕飾

有貝和金屬的,皆和外界交易換來的,貝珠串腕飾是男女通用的裝飾品,金屬手鐲一般祗有婦女穿戴。

4.頭飾

早期邵族的男女成人皆蓄長髮,平常居家時頭髮自然下垂或纏盤於頭頂上,但在從事狩獵、戰鬥、或是工作時,為方便起見, 將頭髮從中間分開,然後梳向後方,將頭髮盤於頭頂,以髮箍壓住,男人亦使用髮箍,尤其貝片所製成的頭飾最為喜愛。女子的頭 飾一般使用麻線穿上長方形的貝片而成壓髮箍,其功能是壓住頭髮,也是男女通用的裝飾品。
邵族在舉行豐年祭時,男女大小都要佩戴頭飾,用以驅邪。所戴的頭飾,原是採自一種有香味的野草,邵語稱Tohokos, 將此野草束成香草圈戴在頭頂上,此一頭飾邵語稱為Patokeren。現今的邵族人在過傳統過年lusan時,仍保有戴頭飾的風俗, 只是此種香草圈頭飾已被蔓藤、花草、以及塑膠花所取代了。



工藝品

賽夏族男子從事竹、籐編織,婦女主要任務是織布,本族織布文化的特色,就是只使用白、紅、黑三色線, 卻能織出豐富而典雅的圖案變化,這些圖案有菱形、V形、方格形、象徵閃電的卍字形、象徵以巫術防護的X形等, 另外還有讓布紋織出各種紋路與凹凸變化的技巧,賽夏族的衣服,就因為布匹上面擁有顏色、圖案、紋路的豐富變化, 而顯現出別具一格的藝術趣味。
賽夏族人製作日常用具通常不假手他人,男孩在成年前就學會竹工、編織籠網、鍛冶、刳木及製造武器等技術, 女孩在成年前亦學會織布的技能。因此,賽夏族的傳統家族,每一個男女皆是製造家用手工藝的成員,製作自己家內 需要使用的日常用具。原有的手工藝,有苧麻紡織、刳削木工、竹工製造、製葫工業、製革工業、結網和織帶、籐竹 編器及武器等,手工藝材料主要是麻、竹、木、籐、石等。前者以植物為材料,其中麻、竹、木、籐採集於山林,而 石塊則製作農具,如石斧、石鍬等。




工藝品

邵族的男子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手精巧的手藝,擅長使用竹子、籐、和毛枝等,製作各項各樣的日用品, 如:祖靈籃、背簍、背籃、提籃、飯盒、魚筌、蝦筌、簸箕等。另外,刳木工藝也是獨樹一格,能製作出 具備邵族特色的木杵、杵臼和獨木舟。
邵族的紡織工藝在歷史上享有盛名,即是史料上所記載的「達戈紋」。「達戈紋」為一種以麻線夾以 獸毛織成之「番布」,舊志上稱之為水沙連名產,但隨著與外界的交易接觸頻繁,大都自外界交易而來, 族人逐漸不再織布,因此紡織工藝出現停頓現象。



飲食文化

邵族最獨特的風味食物是發酵過的芋頭莖和麻竹筍,方法是把這兩種平常的植物用水燙熟後,加上鹽巴放入陶甕、竹筒內, 置放在陰涼處三、四天,它們就會軟化並發酵變酸,芋頭的嫩莖可以直接取食,麻竹筍則可剁碎了煎蛋,不過這兩樣東西都 需要加上刺蔥的嫩葉來調味,才能顯現出邵族獨特的美食風味。所謂刺蔥是一種五加科的常綠灌木,分布在大陸華南與台灣 ,這種樹渾身上下從樹幹到老葉都長滿了刺,華南地區因此俗稱鵲不踏,它的嫩葉具有刺鼻的味道,可是卻被邵族視為美味 ,邵族吃刺蔥就好像漢族吃香椿那樣平常,這兩種撒上刺蔥末的醃芋莖和麻竹筍,漢族的評價是兩極化,可是卻是邵族每日 必吃的家常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