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十六族-雅美族

人口約4,803人,依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111年3月統計


雅美族居住在台東縣蘭嶼鄉,是台灣唯一的海洋民族,分佈在紅頭、漁人、椰油、東清、朗島、野銀6座部落。
「雅美」(Yami)意指「北方之意」,「達悟」(Tao)則為「人」的意思。傳統社會組織沒有頭目制度,通常以二、三個最早創立部落的 氏族為主,因此,這幾位嫡系長老,就成為這些氏族的族長或司祭長。
蘭嶼四面環海,海洋資源豐富,因此發展出獨特的海洋文化,達悟族對魚的認識堪稱台灣原住民族之冠,有老人魚(只要父親還活著孩 子禁食該種魚)、rahet即俗稱的男人魚(肉粗味腥,女人不能食用)、oyod即俗稱的女人魚(肉質鮮美,任何人皆可食用)。許多的歲時祭儀 也隨著四季變化而舉行這種不同慶典儀式,由黑潮洋流帶來的飛魚,是達悟族的文化核心,在每年二至六月所舉行的「飛魚季」(Rayon), 是達悟族最重要的魚撈期,而最具魅力的傳統盛會則是十人拼板舟完成後的新船下水儀式(manhawey);而地下屋的形式,是達悟族最傳統 的建築,主要以石頭、木頭搭蓋而成。
蘭嶼饒富山海之美,海岸的奇岩怪石、山區的天池膾炙人口,此外還有野銀的傳統房屋、朗島的海灘拼板舟、東清灣弄潮、紅頭珊瑚礁 浮潛都是遊客雲集之地。每年4-9月為蘭嶼觀光旺季。




祭典

阿美族和台灣高山各族一樣,擁有許多環繞著農耕、漁撈、狩獵而舉行的歲時祭典, 不過隨著生活方式與時代的變遷,阿美族的祭典主要只剩下豐年祭一種,豐年祭都在每年七、 八月水稻收穫之後,由每個部落各自舉行,時間也從過去的七天簡化為三天,通常台灣高山族 的祭典當中,總會擁有許多巫術與禁忌的儀式,唯獨阿美族的豐年祭,屬於娛樂與慶祝的成份 較多,十足呈現了阿美族樂天、知足的民族特色。豐年祭的第一天活動是盛裝跳舞,第二天是 男士出外捕魚、婦女在家準備宴飲之食物,第三天是歌舞、宴飲的日夜狂歡,這一天也是傳統 未婚男女求偶的時刻,少女若看上某位男士,可以將自己的情人袋送給男方,若男方接受了, 就表示情投意合,可以交往論及婚了,晚近由於生活已經都市化了,這種傳統的定情方式,已 經被自由戀愛取代了。

豐年祭

每年三月飛魚開始抵達蘭嶼的時候,雅美族要舉行祈求漁獲豐盛的招魚祭,以及大船開始出海作業的初獲祭, 四月時選一天,由每一組漁團的成員舉行家祭,進入五月捕飛魚末期,各戶人家開始用小船出海釣取掠食飛魚的大魚, 此時還要舉行小船的招魚祭和初獲祭等儀式,等到六月抓飛魚進入尾聲了,此時小米也收割了,就陸續舉行小米豐年祭 和飛魚乾收藏祭,七月舉行飛魚漁期終了祭,等到十月更有所謂的飛魚乾終食祭,此後就得把尚未吃完的飛魚乾拋棄, 等候來年三月再抓新魚。自古以來,達悟族原住民即將飛魚視為是上天所賜予的美食,因此,在捕捉時,充滿了神秘的 禁忌。由族中的長老擇定良辰吉日,召集壯丁穿著全副武裝,戴銀兜、穿銀甲、掛胸飾、配腰刀、持長矛,唸咒作法, 儀式莊嚴隆重,場面浩大熱鬧。達悟族原住民出海捕魚的「獨木舟」,實際應稱為「拼板舟」,更是達悟族原住民生活與藝術的結合。

新船下水祭

拼板舟是雅美(達悟)人最重要的謀生工具,它由一組共同捕魚的漁團成員合力製造,耗時數年。由于擔心造船期間遭惡鬼窺伺, 新船下水時必須舉行包括驅邪、祈福、慶祝的儀式,這也是蘭嶼島上最吸引人的民俗盛會。
雅美(達悟)人非常在乎自己的能力與名聲,而建造一艘新船便是展現自己與團體名聲的好機會,因此早在新船完成的兩三年前, 整個漁團成員們就已集合家人努力耕種與放牧,好在典禮時能擺出更多芋頭、地瓜、豬羊牲口,既炫耀自己的財富與能力,也能款 待觀禮的親友,博取好的名聲。由于過程鋪張隆重,人類學者也稱這種新船下水典禮為“誇富宴”。





服飾

雅美族人因居住地蘭嶼屬熱帶海洋型氣侯、四季炎熱,所以傳統的穿著也比較簡單樸實。 顏色是以白色、黑色或藏青色相間的條紋織造而成,顏色較鮮亮的一面為衣服的裡面,較素暗的一面是為衣服的外表。 傳統製衣的原料以白葉仔麻和瘤冠麻織成,織紋達十七種之多,例如:緯山形斜紋、菱形斜紋、緯重平組織、混合組織、 飛斜紋組織等,傳統上有些花紋是年長者才能使用,近年來界線趨於模糊。
雅美族男人身上穿的是無袖無領淺灰色芭蕉布製成的短背心,寬 6~7寸,長 2~3尺,另用細繩在胸前打結論使衣著挺拔, 顏色通常是黑、藏青及白色相間前後各有六道條紋。下身則緊兜檔布,也就是丁字褲(或稱丁字帶),丁字褲寬約六、七寸, 長八、九尺,也是芭蕉布材質,傳統丁字褲兩端有黑色或藏青色橫條紋,孩童是三道,一般成年男子為四道橫紋,為了美觀有 時也會在丁字褲上縫上龜殼的圖樣,丁字褲是雅美族男人特有的服裝,也是雅美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服裝。
雅美族女子身上則斜緊一塊大方巾(約0.3公尺)的芭蕉布,一般都是由左肩至右腋下,普遍以黑色或藏青色條紋為主, 一般都是偶數(八、十或十二條紋),只有少數不畏禁忌的老人才用奇數(十一或十三條),下身則圍一條方巾,長度自腰 到膝蓋上5吋處,小女孩只圍一片,年長後才使用三片布並排縫合,腰間繫一麻繩,可裙緣反摺不下滑。雅美族人傳統上認為 太多的顏色容易招致禍端所以使用的顏色非常樸素,近年因與外界接觸增多,及舞蹈表演的需要,才開始在衣裙上增加紅藍二種顏色。
雅美族女子身上則斜緊一塊大方巾(約0.3公尺)的芭蕉布,一般都是由左肩至右腋下,普遍以黑色或藏青色條紋為主,一般都是偶數 (八、十或十二條紋),只有少數不畏禁忌的老人才用奇數(十一或十三條),下身則圍一條方巾,長度自腰到膝蓋上5吋處,小女孩只圍一片 ,年長後才使用三片布並排縫合,腰間繫一麻繩,可裙緣反摺不下滑。雅美族人傳統上認為太多的顏色容易招致禍端所以使用的顏色非常樸素, 近年因與外界接觸增多,及舞蹈表演的需要,才開始在衣裙上增加紅藍二種顏色。



工藝品

雅美族男子的工藝文化之高,從他們只使用斧頭、小刀、鑽子這三種簡單的工具,卻能製造出房屋、船隻、漁具、 生活器具、以及多樣化的服飾就看得出來。雅美族也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唯一懂得冶鍛金銀的民族,他們透過海上交 易,取得黃金、銀幣,重新熔解再打造成各種飾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勇士所戴的銀片頭盔。
雅美族最獨特的工藝成就之一,就是用來捕魚的拼板舟,這種可以搭乘從兩人到十來人的木船,除了造型、色彩、 圖案洋溢出獨特的民族風格外,船身質輕堅固,可以靈巧地在海上划行捕魚,上岸後就近擱置在海灘上,若遇到颱 風侵襲,還能迅速抬入高岸上的船屋安置,幾乎是達悟族海洋文化的象徵。這種船舷外圍有各種雕刻的拼板舟,完 全靠一組漁團的成員,利用斧頭和鑽子協力創作,過程耗時兩、三年,而且為了適應船身每一部份的作業需求,整 艘船總共採用二十多種蘭嶼自產的樹木當材料,充分顯示了達悟族對於蘭嶼自然資源的廣博學問。



飲食文化

雅美族日常生活以帶皮的水芋、地瓜,浸水煮熟後,剝皮當主食吃,副食則以魚乾、尤其是最大宗的飛魚乾為主, 蘭嶼島全年日照充足,陽光極為炙熱,剛捕獲的海魚只要從體側對剖展開,吊在屋外晒幾小時,就成為久儲不壞的 魚乾,足供一家人多日之需了。由於島上至今仍屬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族人少有金錢可以購買從台灣進口的糧食 ,因此這種飲食方式仍然十分普遍。




音樂

雅美族男女對唱的情歌,曲調非常平緩柔和,充滿著思念的情感,歌曲訴說著男孩對女孩無比的思念的情感, 希望能娶得心上人回家。雅美族居住在台東縣四面環海的蘭嶼島上,是一隻獨特的海羊文化民族,早期他們住在颱 風難以搖撼的地下屋裡,划著造型奇特的雕刻拼板舟,靠著每年週而復始迴游而至的飛魚維生,也因為地理環境的 特殊,創造了雅美族充滿浪漫旋律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