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十六族-泰雅族

人口約93,837人,依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111年3月統計



泰雅族居住在南投、台中、苗栗、新竹、桃園、台北、宜蘭七縣市之地。
分為「賽考列克」與「澤敖列」兩大亞族,自認發源於南投縣北港溪上游的溪畔台地,據說在沒有 人類的遠古時代,台地上的巨岩突然裂開,從裂縫中走出兩男一女,其中一位男性再度回到岩石裡 ,剩下的一對男女,日後繁衍出泰雅族。如今這一座岩石仍然屹立在北港溪畔,成為泰雅族的聖地 ,族人稱它為「Pinsebukan-賓斯布甘」泰雅族傳統為山地狩獵火耕民族,文化簡單原始,沒有複 雜的政治社會組織,只有一個稱為「GaGa」的共祭團體,男女在成年後有紋面習俗,女孩須嫻熟織 布技巧後,才可以紋面、出嫁,而男子必須擅於狩獵、出征,才可以紋面娶妻。
每年八月、九月是泰雅族各部落舉行(GaGa)祖靈祭的重要祭典,部落饒富山水之勝,目前以溫帶果 和高冷蔬菜為主業,因此也逐漸發展出部落觀光產業,每年5月到11月之間,陸續出產李子、水蜜 桃、水梨、甜柿等大宗農產,著名景點有復興鄉北橫、尖石鄉巨木、五峰鄉雪霸、泰安鄉溫泉、烏 來鄉風景線、南澳鄉生態園區。




祭典

泰雅族是分散山區的寡民小社組織,其文化形態相當原始,沒有多部落共同舉行的盛大繁複祭典, 過去泰雅族也有一系列關於播種、除草、收割、豐收的簡單祭典,隨著外來宗教普及與農業生活的改變, 這些祭典都已消失,其最後留存的祖靈祭,也在1960年代遭西洋教會禁絕。目前在族群認同與傳統文化振 興風氣下,有些部落再度恢復了祖靈祭,但是受到政治人物的介入,以及對其他族群祭典的模仿,祭典的 形式與過去已有若干不同。
祖靈祭是對祖先的感恩與分享,傳統祖靈祭約在6、7月間小米收成後舉行,泰雅語對祖靈祭有兩種名稱, 一者稱「Psikotas(把斯摳瘩斯)」意為「對祖靈供奉飲食」,另一者稱「pbuling nniqunutux(伯布令.恩匿幹.烏度)」, 有「拿東西給鬼吃」的意思。祖靈祭往往以一個共同祖先的大家族,或同一個「Gaga」團體的成員為單位舉行,日後逐 漸變成以一座部落為單位。

祖靈祭

泰雅人的祭典相對其他族群而言比較簡單,除了由每個家族各自舉行的歲時農耕祭祀活動外,最大的祭典就是祖靈祭了。 祖靈祭的過程相當簡單,為期2~3天,整個 嘎嘎(共祭團體)所屬成員,先由頭目向祖靈告知祭期,然后男子組隊出獵, 婦女則在家中釀酒蒸飯準備祭品。
祭祀當天,天色尚未破曉時,眾人先把祭品置放在部落旁隱密的地點,恭請祖靈享用后,祭團成員立刻離開該處,以避 免遭到吃不飽的鬼靈糾纏。隨后部落各祭團成員聚餐共飲,整個祭典也就結束了。



服飾

泰雅族的衣服男女都穿著由兩片布綴縫而成的筒狀衣服,有的另外再縫上衣袖,男士平常只披一件毯狀的披風,腰部以下則綁著 一小片遮陰布,婦女則用兩片布左右相圍成為長裙。一般服飾質料以麻布為主,盛裝則以白布為地在胸布和背部織成幾何花紋, 而泰雅族最大的特色為用貝珠穿織於胸被而成珠衣,即「織貝」。腰部橫條紋布作為腰裙,胸前掛斜方不一塊作為胸兜。秋冬之 時每人以四幅麻布縫成長方寬巾,橫圍在身上,宛如袈裟,自左肩打結做為披肩,頭上帶半球型藤帽。不同地方、不同社群的泰 雅族,都擁有各自不同的布匹花紋,在衣服之外,泰雅族也會佩戴由山豬大腿骨切磨而成的項鍊、頭飾,或竹管耳環。



工藝品

泰雅族是台灣高山族當中文化最原始的一族,他們的工藝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男士的藤編或竹編, 編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揹簍、籃子,起初以「十」字編為圖紋,摸索中創造了「人」字編的編籃法 ,傳統泰雅族男子的竹編器技藝,從小就由父親教導,所以每個男子都會竹藤編法,且所編的器物 多為實用之容器,在編紋方面,泰雅族籐、竹編紋有人字紋、六角紋以及柳條紋等等。



飲食文化

泰雅族的料理方式只有生吃、火烤、煙燻、水煮、醃漬五種,火烤是撿拾木柴生火後,等火苗燒掉, 剩下炙熱的紅炭時,把獸肉、溪魚用樹枝、竹枝串起來,插在炭火旁烤熟,另外把蕃薯、芋頭、 山藥埋入炭火的餘燼,大約數小時後也會被煨熟,許多住在老式木屋的泰雅族,家中都設有傳統火塘, 至今仍沿用這種方式烤蕃薯和芋頭,肚子餓的時候到灰燼裡挖,馬上就有熱騰騰的食物吃。
煙燻是在遠方的深山處理獵物的方法,在深山的獵寮內設置一座火塘,其上的屋頂下則懸吊一些處理好的獸肉, 利用煮飯、烤火取暖的熱力,逐漸把上面的獸肉燻烤成肉乾,這種處理方式可以保持獸肉不腐又減輕重量,易於 背下山再慢慢食用。
水煮是處理很多種食物的普遍方式,古代泰雅族應該像布農、鄒等山居族群那樣懂得燒製陶器當鍋子,從清朝到 日據時代則改用交易得來的銅鍋,把銅鍋裝水放在爐火上,等水沸後放入米、粟、蕃薯、芋頭、野菜、獸肉等一 起煮熟,這幾乎是最普遍的傳統日常飲食。
泰雅族傳統的用餐方式,是一家人或親友以爐火為中心,大家環繞著爐火蹲距著,然後直接以手指抓食,所有在 場的人都必須共同圍攏起來用餐,不可以自立一桌或者不吃,因為根據泰雅族分享的習俗,拒絕共同用餐是非常 失禮的行為,幾乎隱含「輕視」或「敵對」的暗示。
泰雅族的飲食器具頂多只有木片削成的木匙,飲酒用的竹杯而已,目前泰雅族和其他原住民都已被同化成漢族的 飲食方式,坐在桌椅上、使用筷子和碗吃飯,連烹飪方式也都和漢族的「中國料理」無異。唯一的差別是泰雅族 較愛吃動物內臟,一些傳統的食物照樣大受歡迎,而且極其重視大家圍在一桌共食的習俗,即使桌子再怎麼小, 不管人數如何多,統統都要圍在一起吃飯才「符合禮節」。



音樂

歌唱

泰雅族的歌唱方式有領唱和對唱兩種,領唱是由一人起音,眾人跟隨而進行合唱,都見於親友同樂的場合; 對唱主要見於提親與婚禮時,由男女雙方家族所委託的耆老,各古謠相互對唱,這種古謠只有宛如吟詩般的 簡單旋律,沒有一定的歌詞,由演唱者將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變成即興的歌詞吟詠而出,也就是雙方捨棄 直接的語言對話,改用吟方式溝通,這種「談判文化」比較委婉,表現了泰雅族含蓄的社交方式,在1950年 以前,仍有不少部落的婚禮是以這種方式進行,男女雙方往往在酒宴中相互對唱長達一晝夜,者的用字遣詞 極其煞費苦心,多用暗示、隱喻、比擬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的修辭技巧,是一種已經失傳的泰雅族傳統抽象文化。

口簧琴

泰雅族的樂器也十分簡單,據說古代曾經有以鼻孔吹奏的鼻笛,不過早已 失傳,目前只剩下一種利用桂竹片製作的「口簧琴」,昔日以乾燥竹片為簧,如今都改用黃銅片,琴用於歌 舞助興或餘暇遣懷,它也是男女傳達情意的樂器。泰雅族口簧琴的演奏方式,是以左手持琴靠近張開的嘴旁 ,右手持續扯動琴尾的細繩,振動簧片後,並以張開的口腔達成共鳴以放大音量,其音階高低靠張口大小和 以左手琴台來調節,至於旋律則模擬歌曲來表現,幾乎可說是「以口簧琴聲的情感來代替原本的歌詞」,因 而委婉表達出演奏者的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