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十六族-太魯閣族

人口約33,285人,依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人口數111年3月統計


太魯閣族居住於花蓮縣秀林、萬榮、卓溪三鄉之地。
太魯閣族源自賽德克族系, 族人的祖先原居合歡山西側的濁水溪源頭,由於狩獵而來到立霧溪流域,因而遷徙至此開闢新家, 西元1914年發生太魯閣戰爭至西元1933年的霧社事件,日本殖民者為防範此前車之鑑, 開始對各部落實施所謂的山下移住政策,陸續強遷居住於立霧溪流域的太魯閣族下山,才形成現今的居住地。
Truku-太魯閣,意指「山腰的平台」或「可居住之地」,太魯閣族是傳統的狩獵火耕民族,男女在成年後有紋面習俗, 傳統社會由成員共同推舉聰明正直的人為領導者,對外代表部落,對內維持部落的安寧和諧、解決仲裁紛爭。
每年在秋冬時分,族人為了請求祖靈保佑平安、穀物豐收,會遵循祖訓儀式舉行祖靈祭(mgaybari),來報答祖靈的庇祐。位處風 景勝地的太魯閣族,其特產是以玫瑰石為主的奇石,還有以漂流木為材的木雕;著名的景點除了太魯閣峽谷九曲洞外,還有荖西溪 和砂卡礑溪的大理石峽谷、綠水河流步道、蘇花公路舊道、清水斷崖、小清水海灣、立霧溪口、三棧溪、清水溪等。 




祭典

太魯閣族的祭典中有小米收穫節、打獵祭、祖靈祭等,但祭儀的舉辦較無固定時間。現今多於每年八月下旬舉行豐年節,此時為農墾時期。 八月間月圓時,豐年祭當日族人以獵獲的獸肉聚餐。在此節慶,除了有爽朗的歌聲,美妙的舞姿,還有獨特的原始樂器如竹笛和口簧琴,傳達著嫁娶、 農耕、織布、狩獵、出草等生活各層面的祈求與歌頌。另一重大祭典為祖靈祭。族人為了表達對祖靈保佑族人平安健康、穀物豐收,會遵循祖訓儀式來報答、 回應祖靈的庇祐,使族人綿延不斷。

感恩祭

太魯閣與賽德克系出同源,語言風俗完全一樣,所以他們舉行的傳統祭祀祖靈的儀式,都是在春天播種祭之前,以及秋天收穫祭之后。 目前由于基督教在部落裏的影響,規定祭祀活動在每年的8月單獨舉辦。近年來經過族人們的努力, 為爭取青少年多參與祭典活動,已將祖靈祭的名稱改成“感恩祭”。活動也因此出現傳統文化表演與現代歌舞同時表現的情形。





服飾

太魯閣族早期男女都穿著白底褐色條紋的麻布衣,配戴頭飾、耳飾、頸飾及腿飾。服飾上常見的 圖騰是幾何式的線條及圖案,以三角形、菱形為主調。
傳統男裝衣著簡單,為背心、無袖長上衣(sla)或是一塊自左肩上打結披掛的布,除了簡單的上 衣之外,並沒有所謂的褲子,只用一條二尺長一尺寬的布摺成對摺,於前面遮其私處,稱之為遮陰布 (habuk)。鈴鐺衣是參加祭儀時穿的衣服。
「英雄裝」的菱形胸兜象徵熊的圖騰,綴有貝殼做的圓徽,每個圓徽代表獵首的人數。傳統女裝 上衣以白色為底,再加一件背心及袖衣,裙子是以兩片方巾互圍而成,綁腿布則是用一小塊花紋布圍 繞住小腿。穿戴胸前的「珠衣」是太魯族婦女最特殊的配飾,由貝殼、核仁、翠玉及象牙串連而成的 七彩項鍊。



工藝品

太魯閣族的工藝技術以編織聞名,編織的主要材料是取自山林中的竹、藤為主,藤器或竹器都取 自藤皮或竹的外層,因藤皮或竹的外層堅韌可取。太魯閣族的編織藤竹編器多為生活實用的工具, 包括搬運用的背筐,攜帶煙草、煙斗的籐包,儲存用的籐簍,盛物用的糧食盒、濾酒器、水壼等, 還有漁撈用的魚籠、魚筌,以及裝飾用的籐帽、貝珠筒帽、腿飾、腰飾等等,其編紋則以人眼形 (dowriq)為主。
普通一個編器包括底部、主部和邊緣3個部分,編織技術可分為編織法、起底法和修緣法。技法中 有方格、斜紋、六角、柳條、交編、絞織及螺旋等編法。編器早期在太魯閣族生活中佔極重要的位置, 也是太魯閣族工藝文化的特色之一。



飲食文化

靠山吃山的太魯閣族,傳統食物以肉食為主,包括山豬、山羌、山羊、猴子、及飛鼠。以甘藷、芋頭 及栗為主食,竹筒飯、香蕉飯是最具特色的食法。加上唾手可得的野菜,如山蘇、過溝菜蕨、山萵苣、野 莧菜、黃藤等。還有溪魚、溪蝦,都是太魯閣族豐美的佳餚。飲食:小米是太魯閣族主要的食物,以玉米、 芋頭、旱稻、甘藷等為副食。